(一)氰苷的来源与分布
氰苷是由氰醇衍生物的羟基和D-葡萄糖缩合形成的糖苷,其结构中有氰基,水解后产生生氢氰酸(HCN) ,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。
氰苷广泛存在于豆科、蔷薇科、禾木科约1000 余种植物中。含有氰苷的食源性植物有木薯和豆类及一些果树的种子如杏仁、桃仁、枇杷仁、亚麻仁等。另外,一些鱼类,如青鱼、草鱼、鲢鱼等的胆中也含有氰苷。氰苷常有苦杏仁苷(苯甲醛氰醇葡萄糖苷)、蜀黍氰苷(对羟基苯甲醛氰醇葡萄糖苷)和亚麻苦苷(丙酮氰醇葡萄糖苷)三种。苦杏仁苷主要存在于苦杏仁和其他果仁中,以苦杏仁和苦桃仁中的苦杏仁苷含量最高,约3 %,甜杏仁约为0。1%
琵琶仁约为0。4%-0。7%;蜀黍氰苷主要存在于高粱和有关草类中;亚麻苦苷主要存在于豆类、木薯和亚麻仁中。
(二)氰苷的毒性与危害
氰苷的毒性甚强,对人的的致死量为18mg/kg体重。氰苷的毒性主要是氰氢酸和醛类化合物产生的毒性。氰氢酸被吸收后,随血液循环进入全身组织细胞,透过细胞膜进入线粒体,氰化物通过与线粒体中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离子结合,导致细胞的呼吸链中断。适量氰苷有镇咳作用,但过量食入则可引起中毒。氰苷的急性中毒症状主要为心率紊乱、肌肉麻痹和呼吸急促,严重者可导致呼吸麻痹而死亡。
氰氢酸口服的最小的致死量为0.5-3.5mg/kg体重,苦杏仁苷的致死量约为1 g mg/kg体重,小儿食入6 粒,成人食入10粒苦杏仁就可能引起中毒。苦杏仁苷中毒的潜伏期为0。5-5h,主要症状为口苦涩、流涎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心悸、脉频等,重者昏迷,继而意识丧失,可因呼吸麻痹或心跳停止而死亡。
氰苷引起的慢性中毒现象也比较常见。在非洲和南美地区,以木薯为主食而引起氰苷中
毒的疾病,一种称之为热带神经性共济失调症(TAN),另一种为热带性弱视。热带神经性
共济失调症在西非多发,该病主要表现为视力萎缩、共济失调和思维紊乱。TAN患者血液
中半胱氨酸、甲硫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浓度很低,而血浆中硫氰酸盐的含量很高。当患者食
用不含氰化物的食物时,病症消退;恢复传统饮食时,病症又会出现。甲状腺肿大在这些地
区也同样流行,这说明血中硫氰酸盐水平升高,也可导致甲状腺肿大。
热带性弱视疾病也流行于以木薯为主要食物的人群中,该病病症为视神经萎缩并导致失
明。长期以致死剂量的氰化物喂饲动物,也可使这些动物的视神经组织受损。
(三)控制氰苷中毒的措施
①不直接食用各种生果仁,对杏仁、桃仁等果仁及豆类在食用前要反复用清水浸泡,
充分加热,以去除或破坏其中的氰苷。如用苦杏仁治疗疾病,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②在习惯食用木薯的地方,要注意饮食卫生,严格禁止生食木薯,食用前去掉木薯表皮,用清水浸泡薯肉,使氰苷溶解出来。据报道,生木薯用清水浸泡6天,可除去70%以上的氰苷。充分加热煮熟后再食用,且每次不宜食用过多,否则,有中毒的危险。
③发生氰苷类食品中毒时,应立刻给病人口服亚硝酸盐或亚硝酸酯(如亚硝酸异戊酯),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(Fe2+)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(Fe3+),高铁血红蛋白的加速循环可将氰化物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脱离出来,使细胞继续进行呼吸作用。再给中毒者服用一定量的硫代硫酸钠进行解毒,被吸收的氰化物可转化成硫氰化物而随尿排出。
(四)氰化物的测定
1\定性检验
(1) 原理氰化物在酸性条件下生成氰化氢气体,它与苦味酸试纸作用,生成红色的异氰紫酸钠,可作定性鉴定。
(2) 试剂苦味酸试纸:将滤纸浸泡在苦味酸饱和溶液中,在室温下阴干,剪成50*3mm 的纸条备用。
(3) 检验方法称取样品10.0放入150ml三角烧瓶中,加水20ml、酒石酸2g和氯仿1滴,塞上预先装好苦味酸试纸(用5 %碳酸钠溶液 1滴润湿之)的软木塞,在80-90℃水浴中加热0。5小时。观察苦味酸试纸的变化,若由淡黄色变为橘红色时,说明样品中可能含有氰化物,应定量测定之。
2。定量检验
(1)原理氰化物在酸性溶液中蒸出后被吸收于碱性溶液中。在PH值7。0 溶液中,用氯胺T将氰化物转变为氯化氰,再与异烟酸-吡唑酮作用生成蓝色染料,与标准系列比较进行定量。
(2))试剂
①试银灵(对二甲氨基亚苄基罗丹宁)溶液。称取0。02G试银灵 溶于100ML丙酮中。
②异烟酸-吡唑酮溶液。称取1。5G异烟酸溶于24ML 2%氢氧化钠溶液中,加水至100ML。另称取0。25G吡唑酮溶于20ML N-二甲基甲酰胺中,合并上述两种溶液,混匀。